關閉

澳際學費在線支付平臺

從本科到留學--用三件事豐滿羽翼

2020/02/24 11:49:37 澳際教育 編輯: 瀏覽次數(shù):2569 移動端

三件改變自己的小事:

和拖延癥握手言和

堅持很難,但也快樂

交了學費就別浪費獲得幫助的機會

我本科是在國內(nèi)讀的,也是工業(yè)設計專業(yè)。作為當時班上排名前三的拖拉患者,每次作業(yè)都能拖到最后一刻才交,甚至超過deadline......(哪次不是厚著臉皮苦苦哀求老師寬限)每次趕作業(yè)都很痛苦,也不止一次發(fā)誓下次一定按時交作業(yè),但這個小旗倒了一次又一次。


留學之后,肉眼可見拖延癥比本科的時候改善很多,幾乎不再踩點交作業(yè)了,該做的事情都穩(wěn)步推進。我想是因為這幾點原因:

1. 在新環(huán)境的刺激下,人都想要尋求改變,我想和過去拖延的自己告別;

2. 老師把日程排的非常細致,計劃很明確,一步步往前推進,并且每個步驟都有相應的反饋;

3. 大部分通過網(wǎng)上提交作業(yè),交晚了就是真的晚了,就沒分了,后果很嚴重;

4. 漸漸明白了身體健康的重要性,熬夜非常傷身體,愿意白天多抓緊時間;

5. 慢慢調(diào)整了自己的心態(tài),很多時候“完成比完美更重要”。

這些是我一直在堅持的改變拖延的方法,對你也一定有用:

1. 時間管理的二八法則。把80%的時間花在你認為最重要的那20%的事情上面。一天不是說事情做得越多越好,而是最重要的事情有沒有去做(好)。

2. 高效和拖延可以共存。我們生活中要做的事情,按重要性可以分為三個層級。

第一級的事情是需要盡快完成,而且會對我們的生活產(chǎn)生重要影響的,比如寫作業(yè),準備考試,找工作……

第二級的事情僅次于第一級,是我們需要做但是沒那么重要和緊急的,比如打掃房間,運動健身,做飯,課外閱讀等等。

第三級的事情就是娛樂放松類的事情,刷手機追劇打游戲都可以歸到這一類。

當你實在不想做第一級事情的時候,不妨嘗試做第二級的事情,而不是直接掉到第三級,這樣你會發(fā)現(xiàn)不知不覺你也干了很多有意義的事情,這就是“高效的拖延”。

3. 做重要事情的時候減少外界干擾。比如把手機放遠點,桌子清理干凈,去圖書館自習(或者任何你覺得有益于你效率的空間)等。


我學會的第二件事是堅持和積累。在上Visual Storytelling for industrial Design這門課時,教授給我們布置了連續(xù)三周,每周發(fā)四張手繪在Instagram上的作業(yè)。他不斷地向我們強調(diào),對于我們這個專業(yè)來說,保持繪畫技能的重要性。

堅持做一件事情真的很難,雖然只有短短三周。我經(jīng)常出現(xiàn)別的事情和畫畫“沖突”,如果不是要交作業(yè),我可能就放棄當天的畫畫練習去做其他事情了……但是難歸難,三周下來,收獲滿滿。不僅手繪更有感覺了,而且更加喜歡自己的專業(yè)了。在這個過程中,我體會到堅持和積累的快樂,有了進步的痕跡和成長的記錄,我覺得心里更有底氣,厚積薄發(fā),更堅信自己能在設計領域做出點成就。

我摸索出一個更容易堅持做事的方法,也是培養(yǎng)一個新習慣的方法——把它和一個老習慣綁定。比如你已經(jīng)習慣每天早晨起來喝一杯溫水,如果你現(xiàn)在想養(yǎng)成每天背50個英語單詞的習慣,不妨給自己定下:每天早晨喝完水之后背50個單詞。會比單純規(guī)定自己每天背50個單詞更容易堅持。

初次留學,面對完全陌生的環(huán)境,不熟悉的語言,繁重的課業(yè)壓力,還有薄弱的自理能力,我們都會有手足無措和茫然焦慮的時候,學會尋求幫助是很重要的一課。教授們講課時總會時不時停下來問我們有沒有問題,很多同學都會直接提問,迅速消滅不懂的地方。受到這個氛圍的影響,我現(xiàn)在也經(jīng)常跑去和老師交流,很多自己半天想不明白的問題,老師幾句話就給你點撥了,省多少時間?。∵€有和周圍同學交流,向身邊人學習,也是很棒的方式,大家來自天南海北,各有本領,多學幾招總沒壞處。

學校提供給我們非常多的資源,都是包含在我們學費里的,一定要充分利用。比如學習上遇到困難了可以去Tutoring Center;寫英語文章中遇到的問題可以去Writing Center;想尋求求職建議、改簡歷和求職信可以去Career Services;心理上出現(xiàn)問題了可以去Counseling Service……此外,還有各種各樣關于學習、工作和生活的workshop,不僅可以交到更多朋友,還能看看在面對一些棘手的問題時,都有哪些不同的解決方式。尋求幫助,聽取建議,溝通交流……這比一個人閉門造車要高效的多。

留學是一段艱苦又珍貴的時光。在這些日子里我們不再做父母羽翼下膽怯的孩子,我們披上自己的盔甲去探索這個世界。從想要擺脫孤獨到享受孤獨,學著自己解決問題,偷偷流眼淚再倔強擦干……我們走在成長的必經(jīng)之路上,打不倒我們的都會使我們更加強大。




本文來自一只鵝同學(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工業(yè)設計專業(yè)研究生。)


  • 澳際QQ群:610247479
  • 澳際QQ群:445186879
  • 澳際QQ群:41452553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