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閉

澳際學費在線支付平臺

2017年去加拿大留學選對專業(yè)顯價值

2017/06/27 15:11:03 編輯: 加拿大 瀏覽次數(shù):197 移動端

準備去加拿大留學的朋友,無論你是去讀本科還是去申碩,選擇學校和專業(yè)都是你首先要面對的難題,如何選擇專業(yè)和學校成了眾多學生和家長的但難題,其實,對于多數(shù)人來說,選擇對口的專業(yè),將來謀個好工作才是最根本的,去加拿大留學這點尤為重要,因為在加拿大留學專業(yè)對口才能體現(xiàn)價值。

記得小時候最愛吃國營食堂的戧面饅頭,5分5一兩糧票一個。咬一口,筋道還越嚼越甜,以至于后來生物老師講麥芽糖的時候以嚼饅頭舉例,一下子就明白了。那是用普通粉做的,后來有了精粉,到底是啥意思不知道,反正更白了,也更高級了,當然也就更貴了。就是在這樣一個不斷地為面粉的顏色不斷升級加錢的過程,我們迷失了方向。

中國人對博士,尤其洋博士的焦灼渴求也超乎了一種理性科學的判斷。

公眾對學歷還是依然有種非正常期待。恨不得打掃衛(wèi)生也設個專業(yè)來個博士才更能安撫人心。不管什么事,只要有博士出現(xiàn)似乎就令人信服敬佩了,難怪有人為了博士光環(huán)走偏了。表現(xiàn)在招聘上對學歷的要求還是一如既往地越高越好。

而在北美,有一個詞叫“overqualified”,就是用人單位在篩選候選人的過程中,如果你的文憑超過這份工作的要求,用人單位就不會雇傭你,就會對你說這個詞。這和不合格不被錄用是一個結(jié)果。雇主對求職者的受教育程度不是沒有要求,而是有一個要和工作相符的要求,要合體,絕不是越高越好。

在加拿大的時候我所從事的教育行業(yè),工作是和學歷掛鉤的,但這個學歷一定是對口的專業(yè),工資分兩個列表走,有點像國內(nèi)的一個有專業(yè)技術職稱的系列和一個沒有職稱的系列。比如我的工作要求的專業(yè)是早期兒童教育專業(yè),但如果你不是,即使你是心理學的博士,你的工資也只能走那個非專業(yè)的列表,就是說如果你是心理學博士,你非要做這行,那你的工資都沒有一個專業(yè)對口的本科生工資高,而且永遠趕不上,因為兩個工資系列永遠是平行而且和工作年限成正比的。我遇到的和兒童教育專業(yè)相關的博士都有過和孩子們一起的經(jīng)驗,而不是一直通天踩著書本讀出來的“純”博士。我剛到加拿大還按照中國人的邏輯拿個本科學歷去讀兒童研究碩士。一門課開課的時候的簡短介紹我就發(fā)現(xiàn)原來人家都是有了工作才來繼續(xù)“罵死他”的(master的諧音),我一點北美工作經(jīng)驗都沒有就和人家一起“罵死他”真的很另類。如此相對比,我們的越高越好真的是一種浪費,是對國家教育資源的浪費和對個體青春生命的浪費。

現(xiàn)在我生活在華盛頓這里,總能收到國內(nèi)各個省市海外招聘人才的信息,從這些省市的海外挖人的信息里我就能從另一個角度對招人地區(qū)真正的開放程度偷窺出點東西。比如有的地方本來不是什么大學科研機構(gòu)卻條條要博士,而且對相關工作經(jīng)驗沒有什么要求,看來該地區(qū)領導們要么視野不夠?qū)拸V,要么沒真的把出國挖人當回事兒。有一次我看到一個南方不大的城市的挖人廣告,對什么樣的學歷有什么相對應的北美工作經(jīng)驗都有詳細客觀的要求,我就知道這一定是個務實出成績的地方,每次有朋友要當海龜,我都嚴重推薦這個不是大城市的地方。

增白劑要被禁了,是公眾對面粉的取向不再以“白”否為標準而是更看重其中的健康質(zhì)量因素引發(fā)的。什么時候我們的社會對教育有一個理性的要求,不再一味攀“高”那也是人才的幸事國家的幸事,當然啦,孩子們可能也不那么累了,那也應該是孩子的幸事家長的幸事了。

澳際提示:

1.加拿大留學盤點最適合宅男宅女的留學專業(yè)

2.加拿大留學早知道:大學預科VS加拿大本科

3.去加拿大留學如何選黃金專業(yè)

想要獲得更多咨詢服務點擊進入>>>>澳際免費咨詢顧問

  • 澳際QQ群:610247479
  • 澳際QQ群:445186879
  • 澳際QQ群:414525537